(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doc
《(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doc(8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 2013 — 2014 学年 第 一 学期) 专业名称 烹饪 课程名称 烹饪营养与卫生 授课教师 芮琼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一章 营养素概述 第一节 糖类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了解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功能 2、掌握糖类组成、分类 3、掌握糖类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 糖类的分类 教学难点 糖类的生理功能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糖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教学后记 1.学生对于营养这门学科,兴趣很浓,上课能认真听讲。 2.学生的营养基础较薄弱,适当举生活中的例子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糖类 一、营养素的定义: 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营养成分,叫营养素。 二、营养素作用 三、六大营养素的种类: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 四、碳水化合物组成和分类: 1、单糖:不经消化和吸收就可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2、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 3、多糖:无甜味、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包括淀粉、糖元、纤维素。 五、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供给热能。 2、构成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 3、帮助脂肪氧化和节省蛋白质。 4、保护肝脏和解毒。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问:营养素的定义?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解答、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1、提问:你了解哪些营养素? 2、 观看各种营养品的图片,并提问: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3、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思考,回答 营造气氛、启动思维、引起兴趣 抓住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营养”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 概念学习 1.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营养素的定义。 特别强调,营养素是一个名词,并请学生尝试叙述,加深印象。 2.提问:什么是糖类? 学生分组讨论,掌握糖类的概念。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和总结 3.学习糖的分类 在掌握了糖类概念的基础上,请学生对糖类进行分类。 提问:糖分为几大类? 每个大类里面又有哪些小的分支? 通过阅读书本,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1、单糖:不经消化和吸收就可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2、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 3、多糖:无甜味、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包括淀粉、糖元、纤维素。 二. 分组探究、把握重点 为了能够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我将学生分为三组,引导学生进行一个分组比赛。 请每组学生将“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糖原、乳糖”这7种糖与“单糖、双糖、多糖”进行连线。 三. 情境教学、突破难点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问:假如你是一名新上岗的营养师,接到了一个研究项目“分析糖类的生理功能”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老师巡回指导、点拨 四:知识拓展 1.提问:牛乳为什么会变酸? 2.提问:什么是膳食纤维,有那些种类和功能。 五:突破难点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人的热能来源于哪里?” “我们的主食米饭能为我们带来事么作用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总结、归纳。进行板书 1、供给热能。 2、构成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 3、帮助脂肪氧化和节省蛋白质。 4、保护肝脏和解毒。 请学生给每个作用列举一个例子,证明。这样也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 比如:1.米饭能供给热能 2.糖原能够构成身体组织 学生集体朗读,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进行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书本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教师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讨论,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糖类生理功能的掌握,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说教,灌输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将学生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中,赋予某种角色,不但能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学习书本知识,通过解决问题而深刻的理解知识。 评价学习 巩固知识 下发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重点讲解 结合书本,认真完成, 将重难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好的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引导并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糖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课题序号 2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一章 第二节 脂类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掌握脂类的组成、分类 2、掌握脂类的生理功能及脂类营养价值的评定 教学重点 必需脂肪酸的定义 教学难点 脂类的生理功能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脂类的生理功能 教学后记 学生对于脂肪有种莫名的抵触心理,总觉得它是不好的,敬而远之,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脂类有了重新的认识,忽然发发现,原来脂类也是对人体有很大的重要,是人体不可或缺的。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二节 脂类 一.脂类的组成和分类: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肪中氢元素比较多的称为饱和脂肪酸;脂肪中氢元素比较少的称为饱和脂肪酸; △类脂包括糖脂、磷脂、固醇类和脂蛋白。重要的磷脂有卵磷脂和脑磷脂。 二.必需脂肪酸的定义: △必需脂肪酸的种类: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三.脂类的生理功能: 1、贮存和供给热能。 2、构成身体组织。 3、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供给必需脂肪酸调节生理机能。 四、食用油脂营养价值的评介: 1、脂肪的消化率。 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五、食物来源: 1、碳水化合物:谷类、豆类、薯类、乳类、肝类等。 2、脂肪:菜籽、花生、大豆、玉米、猪油、牛油、奶油、鸡鸭油等。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问: 1.糖分为几大类? 2.糖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解答、评价复习情况 学生思考,回答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导入新课 很多人听到脂肪就头疼,唯恐避之不及,很多爱美人士,为了不摄入脂肪,每餐只吃蔬菜、水果,甚至还要过过水,大家说,这样的做法可取吗? 其实不然,脂肪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没有脂肪、人体的很多营养素都吸收不了,比如很多脂溶性维生素就不能被人体吸收。 所以,我还是不能挑食,各种营养素都要摄入。 大家相互讨论,思考,回答 营造气氛、启动思维、引起兴趣 抓住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脂肪”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脂类的组成和分类: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1. 脂肪中氢元素比较多的称为饱和脂酸;脂肪中元素比较少的称为不饱和脂肪酸; 提问:大家猜想是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还是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 总结: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是植物油,营养价值高,还有饱和脂肪酸多的是动物油,营养价值低。 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高于动物油。 2. △类脂包括糖脂、磷脂、固醇类和脂蛋白。重要的磷脂有卵磷脂和脑磷脂。 举例:一般老人都不能多吃蛋黄,有的人甚至只吃蛋白,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蛋黄中有很多的胆固醇,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胆固醇过高。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摄入脂肪呢? 提示:从热能、体温、营养素方面入手。 1、贮存和供给热能。 2、构成身体组织。 3、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供给必需脂肪酸调节生理机能。 补充:△必需脂肪酸的种类: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三、食用油脂营养价值的评价: 1、脂肪的消化率。 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四、食物来源: 1、碳水化合物:谷类、豆类、薯类、乳类、肝类等。 2、脂肪:菜籽、花生、大豆、玉米、猪油、牛油、奶油、鸡鸭油等。 学生集体朗读,听老师讲解 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进行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书本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教师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讨论,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 糖类生理功能的掌握,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说教,灌输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将学生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中,赋予某种角色,不但能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学习书本知识,通过解决问题而深刻的理解知识。 评价学习 巩固知识 下发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重点讲解 结合书本,认真完成, 将重难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好的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引导并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脂类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课题序号 3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三节 蛋白质 第四节 无机盐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2、了解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及种类 3、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价值的评定 4、掌握钙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 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评定 教学难点 1、影响钙吸收的各种因素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在营养学上可将蛋白质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教学后记 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及种类。 对于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价值的评定还要进一步巩固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无机盐 一、 蛋白质的组成: 二、氨基酸的分类 三、蛋白质的营养分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四、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五、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六、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实用时,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就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使氨基酸的比值更接近于人体需要的模式,从而提高了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七、 无机盐的定义: 八、无机盐的分类: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问: 1. 脂类是什么的总称? 2. 脂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解答、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复习知识的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从电视中,了解到很多的营养保健品,请你们回想下,告诉老师,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中可能会含有类似蛋白质类的营养品,这时候,进一步设问,蛋白质营养品有什么作用呢? 介绍蛋白质的作用,是人体必不可少元素,是人的生命元素。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的学习蛋白质。 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营造气氛、启动思维、引起兴趣 抓住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营养”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讲解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二、讨论氨基酸的分类: 1、必须氨基酸:成年人8种,婴儿9种。 2、非必需氨基酸: 三、蛋白质的营养分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四、归纳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设问:为什么人体要摄入蛋白质呢? 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2、调节生理机能。 3、运输功能 4、构成抗原和干扰素。 5、供给热能。 五、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2、蛋白质的消化率。 3、食物蛋白质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 4、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六、突破难点,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实用时,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就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使氨基酸的比值更接近于人体需要的模式,从而提高了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七、无机盐的定义:人体内除碳、氢、氧、氮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各种元素称为无机盐。 八、无机盐的分类:常量元素(含量>0.01%)和微量元素(含量<0.01%)。 (一) 常量元素 1、钙: ①、含量:占人体体重的1.5%—2.0%,一般约为1200克。 ②、生理功能: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能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对体内多种酶有激活作用;参与血凝过程和抑制毒物的吸收。 ③、缺乏症状:儿童会造成“鸡胸”或佝偻病,成年人则患软骨病。 (二)、微量元素: 1、铁: ①、含量:成年人含铁4—5克,其中约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②、生理功能: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参与血红蛋白与某些酶的合成;与酶的活性有关。 ④、铁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肝脏、瘦肉、蛋黄、鱼类、豆类、黑木耳。 2、碘: ①、含量:成年人含碘20—50毫克,其中约20%存在于甲状腺中。 ②、生理功能: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促进组织的氧化;促进生长发育和蛋白质代谢。 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进行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书本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教师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讨论,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学习书本知识,通过解决问题而深刻的理解知识。 评价学习 巩固知识 下发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重点讲解 结合书本,认真完成, 将重难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好的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引导并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蛋白质如何分类? 课题序号 4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五、六节、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维生素、水)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掌握维生素的分类 2、掌握常见10种维生素的性质、别称、缺乏症状、生理功能 及良好的食物来源 3、掌握水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 维生素C的性质及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水的生理功能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1、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2、水的生理功能。 教学后记 学生能牢固掌握维生素的种类和性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五、六节: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维生素、水 一. 维生素的性质 二. 维生素的种类 三. 维生素的功能 四. 水 1、水的生理功能 2、水平衡的定义: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问: 1、必需氨基酸的定义及种类 2、在营养学上可将蛋白质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解答、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复习知识的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维生素种类,以及相应的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补充过哪些维生素呢? 可以列举点实物,增加学生的兴趣。 学生思考,观察 讨论 回答 营造气氛、激活思维、引起兴趣 抓住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维生素”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介绍维生素的种类,性质及功能 维生素A 1、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2、维护上皮组织的健康 3、促进生长发育 夜盲症、干眼病 (过量中毒) 维生素D 1、 调节体内钙、磷正常代谢 2、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3、促进儿童骨骼生长、保持牙齿正常发育 维生素E 1、 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 2、促进毛细血管的增生等 未老先衰、不育、色斑、皮肤干燥 维生素K 1、 促使肝脏凝血酶的合成 皮下出血 维生素B1 1、 预防和治疗脚气病 2、 增强肠胃蠕动和胃液、胰液的分泌 3、 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预防心脏肿大、促进糖代谢 脚气病、对称性周围神经炎、倦怠 维生素B2 1、 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护皮肤、粘膜组织的健康 口角炎、舌炎口角溃疡 维生素PP 1、 递氢作用 2、 维持皮肤和神经健康 3、 防治癞皮病 4、促进消化 皮炎、腹泻、痴呆、癞皮病 维生素B6 1、 参加氨基酸的脱羧作用 维护健康、治疗多种疾病 神经衰弱、皮炎、脂肪肝、动脉粥硬化 二、 水 1、水的生理功能: ①、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②、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③、调节体温。 ④、水是关节、肌肉和体腔的润滑剂。⑤、为细胞内的物质代谢提供适宜的环境。 2、水平衡的定义: 每人每天排出的水和摄入的水必须保持基本相等,这称为“水平衡”。 3、人体水的来源: 人体需要的水,约有一半来自饮料,另一半则来自饭菜所含的水和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水。 4、人体对水的需要量: 正常人每日摄入2500毫升的水,即可满足水对机体的需要。 学生集体朗读,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进行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书本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教师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讨论, 评价学习 巩固知识 下发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重点讲解 结合书本,认真完成, 将重难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好的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引导并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1、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2、水的生理功能。 课题序号 5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热能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热能的计算 2技能目标:掌握热能的单位和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实际产热量 3情感目标:培养对烹饪事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三大产热营养素所占热能的比例 教学难点 基础代谢的定义及内容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人体热能消耗表现在几个方面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基本掌握热能的计算、热能的单位和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实际产热量,会做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七节 :热能 一、 热能单位: 二、热能系数(生理卡价) 三、热能的计算(略) 四、人体对热能的消耗: 五、热能的来源和供给量标准: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问: 1、维生素C为什么称为抗坏血酸?性质如何?烹调过程中如何保护它? 2、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解答、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复习知识的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超市买东西的过程中,经常会关注标签上的食品热量表,生怕热量太高,自己会吃胖,那么每种营养素的热能有多高呢?今天,我们将学习各种营养素的热能。 营造气氛、激活思维、引起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热能单位: 营养学上所用的热能单位是千卡。 目前,国际标准计量各种形式的能量(包括热能)一律用焦耳为单位。 1千卡=4.184千焦耳 二、热能系数(生理卡价) 1、定义:1克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热能的数量,称之为热能系数 2、三大产热营养素产生的热能: 食物中所含的三大产热营养素在消化过程中不能被完全吸收,正常 人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为98%、脂肪为95%、蛋白质为92%,按吸收 率这三大产热营养素在人体内氧化的实际产热量为: 碳水化合物4.1×98%=4千卡/克 脂类9.45×95%=9千卡/克 蛋白质4.35×92%=4千卡/克 三、热能的计算(略) 四、人体对热能的消耗: 1、人体对热能的消耗表现在3个方面: ①、维持基础代谢 ②、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③、从事体力、脑力劳动所需 2、基础代谢的定义: 当室温在18°—25°之间时,空腹(进食后10—12小时),机体处于清醒、安静、肌肉松弛状态,静卧15分钟以上所测得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定义: 人体进食后,能量代谢增高,使机体向外散失的能量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种 由于机体摄食而引起机体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五、热能的来源和供给量标准: 1、热能的来源:碳水化合物约为总热能的60%—70%、脂肪为20%—25%、蛋白质为11%—14%。 2、人体对热能的需要量随劳动种类、强度、年龄、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 不同。 学生集体朗读,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进行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书本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教师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掌握热能系数 掌握人体的热能消耗 评价学习 巩固知识 下发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重点讲解 结合书本,认真完成, 将重难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好的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引导并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人体热能消耗表现在几个方面 课题序号 6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织 2、掌握消化、吸收的定义 3、掌握各个器官吸收的情况 教学重点 三大产热营养素在消化管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胃液的组成和作用;胆汁的作用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网上查找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 教学后记 能掌握了解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但是对于食物的消化过程,还是不能完全掌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八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 消化与吸收的定义 二、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三、 消化阶段 四、 吸收情况 五、 烹饪与消化的关系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问: 1、什么是热能系数 2、人体热能消耗表现在几个方面? 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解答、评价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复习知识的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知识,归纳总结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我们现在每天一日三餐,要摄入很多食品,然后,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把营养素吸收进身体中。 那么,人体是怎么消化食物的呢, 消化分为几个部分呢?营养素经过消化最后变成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营造气氛、激活思维、引起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消化与吸收的定义: 1、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2、机械性消化:指消化管的活动,对食物进行机械性的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和推动食糜前进。 3、化学性消化:指靠消化液中的消 化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分解,将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变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4、吸收: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叫做吸收。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管: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组成。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 三、消化阶段: 1、口腔内消化: 口腔内消化主要是机械性消化,能将谷类食品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胃内消化: 胃液的3种主要成分:胃蛋白酶、盐酸、粘液。 △胃的排空:食糜由胃进入小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人们吃了油腻的食物后不宜饥饿的原因是什么? 3、小肠内消化: 胰液是消化液中最强的一种,肝脏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乳 化,加速对脂肪的分解。 四、吸收情况: 1、口腔、食道:基本不吸收物质,口腔粘膜可吸收少量的药物。 2、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3、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首先到达肝脏,这些营养物质 一部分暂时贮存于肝脏内,有的转变成其它物质,还有一部分由肝脏随血液流入心脏 ,再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被利用。 五、烹饪与消化的关系: 1、帮助消化 2、促进食欲 学生集体朗读,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听老师讲解,尝试背诵 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联系书本知识,进行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联系书本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并发言 教师讲解,加强学生的记忆 学生讨论, 评价学习 巩固知识 下发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重点讲解 结合书本,认真完成, 将重难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更好的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请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引导并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网上查找维生素C的相关知识 课题序号 7 授课班级 13(烹饪)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教学方法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意义 2技能目标:掌握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定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烹饪事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膳食调配和食谱编制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什么是合理营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烹饪 营养 卫生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1587****927】。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1587****927】,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