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docx
《2014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第一次,历史性事件) (最科学) 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欧洲) (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南美洲) (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亚洲) (印度洋) 好望角(非洲) (大西洋) 西班牙(欧洲)[对着地图册看] 1519年9月~1521年9月,历时三年整 4、★地球是球形的证据:①海边看船②高瞻远瞩③月食现象④南北方看北极星的高度(以上是自然现象); ⑤麦哲伦环球航行⑥地球卫星照片 5、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平方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仪器。 2、特点: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作用:方便人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4、地轴和两极:地球自身转动所环绕的轴叫地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经线 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纬线形状是圆圈,一条纬线自成一个纬线圈。 经线形状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但是南北纬度相同的等长),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4、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 0°纬线是赤道;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6、 经纬线的数量都是无数条。 7、 纬度范围:向南、向北各划90°; 经度范围:向东、向西各划180°。 8、 ★★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30°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大家想一想,顺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问题:判断南北纬 分析:向南增大,所以是南纬, 推算0°纬线(即赤道)在北边 Eg.(1) 35° 40° 问题:判断东西经 分析:向西增大,所以是西经, 推算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在东边 (2) 30° 35° 40° 北纬(N) 90° 60° (愈向北愈大) 30° 30° 180° 90° 60° 0° 180° 60° 30° 90° 赤道 0° 本初子午线 西经(W) 东经(E) 南纬(S) 30° (愈向东愈大) (愈向西愈大) (愈向南愈大) 60° 90° 经度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90° 8、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9、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90°N 1、 晨昏线:白天与黑夜的分界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叫昏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叫晨线。 晨昏线与阳光垂直。(给出晨昏线与阳光其中一个,要会画另一个) 2、 地轴与赤道垂直(给出其中一个要会画另一个) 3、 地球自西向东转,要会画自转方向 4、 此时直射南回归线,让你画出南北极圈 经过A点,画一条虚线与地轴垂直,即为北极圈 经过B点,画一条虚线与地轴垂直,即为南极圈 10、 ★中低高纬度的划分: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 高纬度 中纬度 60°N 30°N 低纬度 0° 30°S 60°S 中纬度 高纬度 90°S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上某一地点的位置。 3、方法:指明某一地点所在的地理坐标,即经度(东经或西经)和纬度(南纬或北纬) 40° 35° 30° ★书写方法:Eg.(30°S,35°W )顺序不限,字母大写。 问题:读出该点的经纬度 分析: 1.首先可写出(30°?,35°?) 2.分析是南纬还是北纬 向南增大,是南纬(S) 3. 分析是东经还是西经 向西增大,是西经(W) 4.所以是(30°S,35°W) 30° 35° 40° 【探究题】 1、地球的形状是像地球仪那样规则的正球体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地球仪又做成了正球体呢? 答: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但赤道半径比极半径仅长出21千米;所以,将一个庞大的地球按一定比例缩小成地球仪一样大小,这个误差就几乎看不出来了,即近似一个正球体。 2、为什么国际上规定20° W和160°E所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而不用0°和180°所成的经线圈呢? 答:因为20°W和160°E所成的经线圈基本从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2、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3、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口诀:北逆南顺) 4、 自转周期:一天(约24h);公转周期:一年(约365d)。 5、 自转中心:地轴;公转中心:太阳。 6、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②太阳光是平行光线 7、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地转偏向力 8、 ★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四季的变化④五带的划分 此时,北半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整个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昼,从南向北白天越来越短,北极圈内极夜。 地轴 A 【补充理解】 赤道 南回归线 B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24小时就能完成一个白天黑夜的交替,意义重大。 ②时间的差异。把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称为正午12点,因此各地的12点不同,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为了统一时间,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部早于西部。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各处地方时也不相同,因此国际上规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 计算方法: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已知经度/15°(四舍五入) ③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顺着物体运动的方向) 赤道无偏向。 夏至 (6月22日) 冬至 (12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 春分和秋分都直射赤道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此时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此时南极圈内极昼,北极圈内极昼。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赤道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春分 (3月21日) 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 规律:1、夏至之后,北半球昼越来越短 冬至之后,北半球昼越来越长 2、只要直射在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 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天就长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赤道 规律: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那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90°,并且从那条纬线向两边递减。 Eg.1、直射在赤道上:赤道90°,向两边递减; 2、直射在23.5°S,向两边递减,北极圈内无阳光; 3、直射在23.5°N,向两边递减,南极圈内无阳光。 ③四季的变化。 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总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北半球的季节: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北半球的季节与南半球相反。 ④五带的划分。 90°N 有极昼夜现象 北寒带 66.5°N 无直射、极昼夜现象 北温带 23.5°N 有直射现象 热 带 0° 南寒带 南温带 90°S 66.5°S 23.5°S 无直射、极昼夜现象 有极昼夜现象 【注意】:对比五带的划分与中低高纬度的划分 【探究题】 1、地球自转为什么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答: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2、地球公转为什么会产生季节变化现象? 答: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阳光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多,日照时间也长,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少,日照时间也短,为冬季;相反,当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多,日照时间也长,为夏季;而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少,日照时间也短,为冬季。因此,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 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答:仍有昼夜交替,一天24小时,但是没有了季节变化。举个例子:假设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突然停止了公转,那么,北极圈内永远是白天,不再有黑夜,南极圈内永远是黑夜,不再有白天,北半球永远是夏季,南半球永远是冬季。 4、 假设地球只公转,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答:各地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一个白天黑夜的交替。地球上的温差会很大,处于白天的部分会很热,处于黑夜的部分由于半年没有阳光照射,将会很冷,地球上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5、 既不自转也不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同学们自己思考思考吧!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要会计算相关题目】 0 80km 3、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①线段式: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km ②数字式:1:8000000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km ③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km 4、1:8000000 说明图上一厘米代表的距离大,所表示的范围大,但是这个比例尺很小(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规律: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粗略。 1:80 说明图上一厘米代表的距离小,所表示的范围小,但是这个比例尺很大 eg. 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 相同图幅,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粗略;北京市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5、★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问:A在B的什么方向? 分析:这是一个有指向标的地图,就不能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了。如果写A在B的正南方向就错了! N ②指向标地图:指向标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B A 既然问A在B的什么方向,就把B作为一个参照物。把指向标平移到B上,再穿过B作一条与指向标垂直的线,标上:东南西北。由此判断:A在B的东南方向。 W N 解: N B E A S 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问:A在B的什么方向? A1 N A 60°N E W A2 B 1000m 55°N S 50°E 55°E 500m 解:这是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00m ①把A点移动到A1位置使其与B点在同一经线上,此时可判断南北方向:A距北极点比较近,所以A在B的北方; ②把A点移动到A2位置使其与B点在同一纬线上,此时可判断东西方向:A点在B点的西方 N 综上: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S 问:B在A的什么方向? 分析:如果写东南方向就错了! 解:告诉我们是南极图,我们可以如图确定基本方向了,A与B在同一纬线上,直接判断:正东。 B E W 南极 A 规律:在极图上,先根据自转方向定东西,再根据距极点远近定南北。 6、 图例。(学会看图例读地图,寻找地理事物;记住简单的图例) 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把地表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等各点连接成的线。 2、 ★学会画等高线地形图; 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粗略还原地貌形态。 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稀疏的地方是缓坡。 缓 陡 密集 稀疏 4、 同线等高;等高距一致;等高线闭合。 5、 ★六种山地地形: 300 200 200 100 200 300 300 100 100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300 ①山顶。等高线向内增大,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等高线向内减小,中间低,四周高。 ③山谷。等高线向大数字弯。山谷汇水,形成河流。 ④山脊。等高线向小数字弯。山脊分水,是分水岭。 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⑥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用 表示 6、 ★五大地形 海拔(m) 山地 盆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①高原。海拔大于500米。面平边陡。 ②山地。海拔大于500米。高而陡。 ③盆地。海拔无限制。中低周高。 ④丘陵。海拔200~500米。低而缓。 ⑤平原。海拔小于200米。低而平。 7、 分层设色地形图 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或海底高低起伏形态;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且蓝色愈深海洋愈深;绿色表示平原,且绿色愈深海拔愈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且黄色愈深海拔愈高。 8、地图的分类: ①自然地图(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②社会经济地图(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 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比例: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 2、海陆分布特点:陆地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集中分布于南半球和西半球。 3、但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探究题】为什么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应该叫“水球”?古人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答:①因为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大 西 洋 29%。所以,在太空上看地球更象个“水球”。②古人受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认识世界的方法简陋,只能凭直观视觉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人们的直观感觉陆地比海洋大,所以起名叫“地球”。 二、 七大洲四大洋 1、名词 ①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最大,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②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是最大的岛屿); ③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如: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④群岛: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集合。 ⑤内海:海洋伸进陆地的部分,三面环陆,一面由海峡与大洋相通(如:渤海); ⑥ 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是重要的海上航道(如: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 ⑦海:大洋靠近大陆的水域,是大洋边缘部分,所以又称边缘海;(如:东海、黄海、南海、加勒比海) ⑧大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的统称; 2、 七大洲 ①面积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各洲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 ★南美洲与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分界:格陵兰海、丹麦海峡; 欧洲与非洲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德雷克海峡。 3、四大洋 ①大洋:地球上7/10的水域,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部分称作四大洋。 ②名称及大小排序(太、大、印、北) 太平洋:面积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大西洋:面积第二,形状象个字母“S”; 印度洋:面积第三; 北冰洋:面积最小,位于北极地区; 4、大洲和大洋位置关系(不要死记硬背,记世界地图) ①大洋周围 北冰洋周围三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太平洋周围五大洲: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南极洲; 大西洋周围五大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 印度洋周围四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②大洲周围 亚洲周围四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南极洲周围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北美洲周围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南美洲周围两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周围两大洋:大西洋、北冰洋; 非洲周围两大洋:大西洋、印度洋; 大洋洲周围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66.5°N 北 冰 洋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欧洲 北美洲 亚洲 23.5°N 太 平 洋 0° 非洲 23.5°S 印度洋 大洋洲 南美洲 66.5°S 南极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②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围海造田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二、板块运动 1、板块学说: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②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注意】: ①太平洋板块是唯一的大洋板块,其余均为大陆板块。 ②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亚洲,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但三者都属于印度洋板块。 3、 运用板块理论解释地理现象: ①英国地震很少。位于亚欧板块内部,不在板块交界处。 ②日本地震频繁。位于板块交界处。 ③红海在扩大。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且两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板块张裂。 ④地中海在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且两板块运动方向相向,发生板块碰撞挤压。 ⑤喜马拉雅山形成。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 5、世界两大山系: ①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 ②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美洲大陆西部)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2、天气的特点: ①短时间经常变化;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二)风与风向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从高气压处流向低气压处就产生了风; 2、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表示,风尾的指向为风向; 3、风力:每一道风尾线表示二级风,风旗(三角形)表示8级风。7级风用四横表示。 1、 风向有八个 2、 风力有13级(0~12级) 3、 风尾摆在风杆的左侧(但要顺着风吹的方向) 圈内是什么风?风力是多少? 解:风尾在东北边,所以是东北风(方法二: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可以把风向标看成一支箭,箭从东北射来,所以是东北风。) 风尾有三横,一横代表二级风,所以是六级风。 (三)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的识别 1、卫星云图的识别: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且颜色越白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是阴雨区。 2、天气符号(熟记各种符号)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生活 1、气温:是大气的冷热程度。 2、气温的观测 测定工具:温度计;测定温标:摄氏度(℃);测定时刻:8时、14时、20时、2时; ①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四次测定的气温的平均值(即4个气温和除以4); ②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日平均气温之和除以天数); ③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 二、气温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与日较差 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气温的年变化与年较差 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三、气温分布 1、等温线: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2、等温线图:等温线呈环状闭合式,气温数值内低外高,为低温中心;气温数值内高外低,为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气温分布特点: ①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同纬度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的统称;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工具:雨量器; 测定的单位:毫米(MM); 测量时刻:8时、20时 日降水量:一天中,两次测量的总和; 降水量 月降水量:一个月中,每日降水量的总和; 年降水量:一年中,各月降水量的总和; 对流雨:发生在赤道地区; 3、降雨的形式 锋面雨:发生在季风区内; 地形雨: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 二、降水的变化 1、季节变化: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差异; 2、年际变化:一个地方,各年份降水量的差异;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降水的分布特点: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③沿海有海风吹拂的地方降水多,沿海没有海风吹拂的地方和大陆内部降水少; 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 气候的地区差异(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 1、 热带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以亚马逊平原最广,其次分布于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广,其次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③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大陆西岸,以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最广,其次是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中西部。终年高温少雨。 ④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以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为主。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 2、 温带气候 ①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亚洲东南部、大洋洲东南部、南北美洲东南部。冬暖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②温带季风气候。以亚洲东北部最广。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③温带海洋气候。欧洲西部最广、其次是南北美洲西沿岸。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④温带大陆气候。亚洲、北美洲中部最广。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⑤地中海气候。大陆西岸30°~40°,以地中海沿岸为主。冬暖夏热,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天温暖湿润,夏天炎热干燥)。 3、 寒带气候 极圈以内,以南极大陆最广,其次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岛屿。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4、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地区,以青藏高原最广。 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终年低温少雨。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因素: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沿海有海风吹拂处降水多,沿海而没有海风吹拂处和大陆内部降水少。 3、 地形因素: 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同纬度地带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 洋流因素: 暖流使所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使所经过的地区降温减湿。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增长规律: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2006年3月统计,达65亿。 2、人口增长的速度: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面积/人口(人/每平方千米):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 北半球中低纬度 近海的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 暖湿润,工农业发展早、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城市集中。 欧洲 北美洲东南部 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 撒哈拉沙漠等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亚马逊平原等 雨林地区 气候潮湿 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 青藏高原 高原、山区 地势高峻 三、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解决措施: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原因: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加之生产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过剩;城里生活水平高,医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 问题:环境污染;住房、交通拥挤,就医、就业难等。 四、三大人种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分布地区 白种人 浅白 色浅波状 鼻高唇薄 多 欧、美、大洋、亚洲南部西部、非洲北部 黄种人 淡黄 黑而直 面庞扁平 中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 黑种人 黝黑 黑色卷曲 唇厚 少 非洲、大洋洲、美国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1、世界语言:大约有3000—4000种,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其次是英语、西班牙语。 2、世界六大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英、俄、法、西班牙;外加一个阿拉伯 二、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创始 人 创始 时间 创始 地区 经典及圣城 分布地区 建筑及特色 基督教 耶稣 公元 一世纪 巴勒斯 坦地区 《圣经》 耶路撒冷 欧洲、美洲、大洋洲 教堂,尖顶 伊斯兰教 穆罕 默德 公元 630年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 麦加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圆顶 佛教 释迦 牟尼 公元前 6世纪 古印度 天竺国 《佛经》 《金刚经》 亚洲的东部 和东南部 寺院,塔式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水源充足(井、泉附近,湖滨、河畔等地); ②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③地形平坦(平原、河谷地区); ④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和交汇处、沿海港口等地); ⑤气候适宜(温带湿润地区); ⑥植被良好; ⑦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资源集中的地区); ⑧地质条件优越; 2、聚落的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聚落保护的意义: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2、聚落保护的要求: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4、,《世界遗产名录》:有300多处文化遗产。其中,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城、我国的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5、聚落的差异 差异 项目 城市 乡村 人 口 差 异 数量规模 人口多,规模大 人口少,规模小 人口构成 非农业人口为主 农业人口为主 文化构成 先进生产代表,人口素质高 受教育程度低 人口分布 集聚,密度大 分散,密度小 功 能 差 异 经济 以工业、建筑业、商业、 服务来等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 功能 是区域的经济、 文化、交通中心 功能单一,与自然条件相关 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动地位、 辐射乡村 处于被动地位,为城市服务 人均生产率高 人均生产率低 景观差异 环境 以人造景观、人工生态环境为主,人地关系相关最复杂, 自然环境改造很大 以自然景观、自然环境为主, 人地关系相关简单, 自然环境改造不大 建筑 建筑密度大、房屋高、层数多,建筑向高空和地下扩展 建筑密度小、房屋矮, 建筑则只集中在地面 道路 道路纵横交错、 类型各异、网线密集 稀疏,一般只有一条“一”字型或“十”字型道路 其他 商店、学校、医院多 商店、学校、医院少 社会生活差异 物质生 活差异 城市居民穿衣新潮、款式多; 交通方便,方式多样 穿衣相对落后,式样少; 交通不方便,方式简单 精神生 活差异 文化生活丰富、假日多、工作节奏快,以每日活动为规律,追求层次高,时间观念强,道德法律观念强 文化生活单调,时间观念、 工作节奏随长时的变化而变化, 追求层次低,法制观念较淡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 地区:是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丹麦的属地)。 2、国家的大小: ①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有1707万平方千米;中国大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只有0.44平方千米。 ②从人口数量来看,最多的是中国,有13亿;印度人口10亿多,位居世界第二位;最少的是梵蒂冈,不足1000人。 3、世界前六个面积大国:俄罗斯、加拿大、中、美、巴西、澳大利亚; 4、世界前十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 中、印(印度)、美、印(印尼)、巴(巴西)、巴(巴基斯坦)、俄; 孟、尼(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5、政治制度差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6、经济差异: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7、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8、国界 定义: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划分: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9、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海-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级 上册 地理 复习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