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8单元教案.do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8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8单元教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五单元 课题:观察物体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41-42例题和想想做做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并冷静思考;乐于帮助同学,并与同学分享学习的成果。在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课前准备:学生若干个小正方体 调整与思考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拼拼摆摆”乐园里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形状的物体? 2.出示: 问: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其中一个形状吗?(学生操作) 二、探究交流和交流共享 1.谈话:从左向右依次观察这3个物体,从正面你看到了什么向状?把它画下来,这些形状相同吗? 2.谈话:如果从侧面看,看到的形状还是相同的吗?请你画出来。 3.问:如果从上面看呢?你能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吗? 4.小结: 问:我们换了三个方向观察,看到了多种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说明: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反馈完善 1.活动1 ⑴想想做做1,出示题目,提出要求:你能照着样子摆出来吗? ⑵问:从哪面看这三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调整与思考 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 ⑶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班内展示,共同评价。 2.活动2 ⑴出示图形 ⑵问:观察左边的图形,下面的形状分别使从哪一面看到的? ⑶问:观察右边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形状相同吗?从侧面和上面看呢? 3.活动3 根据要求拼摆图形。 ⑴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摆,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 ⑵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摆,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 ⑶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摆,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 。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感受和收获? 五、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由4个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 侧面: 上面: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五单元 课题:观察物体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42-43想想做做3-6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课前准备:学生若干个小正方体 调整与思考 教学程序: 一、知识再现。 今天我们首先回忆一下你如何观察物体的? 二.基本练习 1.想想做做4 出示题中各图形,并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拼搭。 独立思考,完成题目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班级反馈,组织讨论。 2.想想做做5 出示题中楼房模型图,并思考每个模型分别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而成的。 让学生独立进行拼搭。 组织交流与讨论。为下一题数小正方体做知识上的积累。 3.想想做做6 出示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独立数一数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组织讨论与交流,对存在意见分歧的用小正方体摆一摆以确认结果。 教师小结。 二、综合练习 调整与思考 1.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搭成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物体,怎样拼搭? 2.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从上面和正面看都是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要用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最多要用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3.P43思考题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 最后班级进行交流、反馈。 教师小结。 三、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帮你解决的吗? 四、作业:《补充习题》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六单元 课题:认识千米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44-46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课前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课前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 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入: 调整与思考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分米、厘米、毫米)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2.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3.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探究交流 1.介绍千米 (1)出示图。 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指名说) A.这是铁路中的里程碑,说明到这里是180千米。 B.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C.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 D.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6千米。 (2)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都用千米作单位) (3)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板书课题:认识千米) 调整与思考 (4)千米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谁来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请学生说) 2.感知1千米有多长 (1)那你们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 同学们一定有体育课中100米赛跑的经历吧。那10个这样的100米是多少米呢?(1000米) 所以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板书) (2)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 3.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几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 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说说你的想法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解决 (2)说一说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完成后读一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每条河流大约多少千米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直接算一算 (2)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如果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看作1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有这样的2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大约有这样的4份,即大约长1200千米。 调整与思考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 了有什么用? 五、作业 1.《补充习题》 2.实践作业: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六单元 课题:认识吨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47-49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缓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吨有多重;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准确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课前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程序: 调整与思考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 (千克、克) 2.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1千克=1000克 ) 3.我们知道在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和克这些质量单位。那我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探究交流 1.介绍吨。 (1)出示图。 图上画的你都认识吗?(指名说) (2)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大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这些堆放的或运输的都是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在计量这些物品有多重时,通常都用“吨”作单位。吨还可以用符号t来表示。(板书课题:认识吨) (3)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听说过“吨”吗,谁能来说说。(请学生说) 2.感知1吨有多重。 (1)那你们知道1吨究竟有多重呢? (2)出示图(10袋100千克的大米) 每袋大米重100千克,那1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呢? 调整与思考 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像这样的10袋米才够1吨重。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等式:1吨=1000千克(板书) (3)你还能找一些自己熟悉的物品,想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呢? (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10个体重大约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算一算10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说一说,加深建立1吨的表象 (2)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解决 (2)说一说思考过程 (3)通过换算,数和单位名称都改变了,那他们所表示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呢?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 问:如果填别的单位合适吗?为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5、6题。 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独立解决。 第6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告诉学生学校的班级数。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五、作业 1.《补充习题》 2.实践作业:课后到商店做一次调查,问一问营业员商店里最重的货物是以吨做单位的还是以千克做单位的,如果以千克做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样的货物的重量大约是1吨。 板书设计: 认识吨 1吨=1000千克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六单元 课题:练习六 第3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50-51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千米与吨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千米与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程序: 一、知识再现: 调整与思考 1.前几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和吨。 老师想考考大家,你知道了千米和吨的哪些知识? (请学生答) 整理板书: 千米: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例如:公路) 1千米=1000米 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时用的单位。(例如:集装箱) 1吨=1000千克 (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2.(1) 把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把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 (吨、千克、克) 二、基本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这头恐龙大约重45( ) (2)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大约长7000( ) (3)小芳身高是132( ) (4)一筐稻谷重45( ) 2.填空 调整与思考 4吨=( )千克 8千米=( )米 5米=( )厘米 6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3000克=( )千克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综合练习,解决问题: 1.第3题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书上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能完成吗? 2.第4题 仔细看图,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第5题 从图上获得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独立思考,同桌相互提,指名交流。 四、拓展练习 1.选择题 (1)每块砖重2千克,( )块砖重1吨。 A. 5 B.50 C.500 (2)张老师2小时行32千米,估计张老师是( )的。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2. 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自行车的3倍。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超市货架上放着大、中、小三种瓶子装的鲜橙汁。每只小瓶里装500克,每层装的总重量相等。则中瓶、大瓶各装多少克鲜橙汁? 五、反思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六、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千米和吨的练习 千米: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例如:公路) 1千米=1000米 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时用的单位。(例如:集装箱) 1吨=1000千克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六单元 课题:练习六 第4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51-53练习六6-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千米与吨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千米与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程序: 调整与思考 一、知识再现: 千米: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例如:公路) 1千米=? 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时用的单位。(例如:集装箱) 1吨=? 二、基本练习: 1.第6题 仔细看图,获取信息。 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2.第7题 读题,告诉我们什么? 选择需要的条件进行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水资源在生产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第8题 先读题,再计算。 全班交流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名称的变换。 讨论交流: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办法? 4.第9题 读题,找到重要的条件进行解答。 指名回答,你是怎样想的?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名称的变换。 调整与思考 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回收废纸对节约木材、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三、综合练习。 怎样才能正好运完? 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 比较不同的方案,作出最佳的选择。 四、拓展练习 1. 一只苹果重150克,同样的4只苹果是( )克。( )只这样的苹果重量接近1千克。 2.果品公司上午收购苹果25吨,运走9吨,剩下的用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五、反思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千米和吨有什么更深入的了解?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千米和吨的练习 千米: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 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时用的单位。 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六单元 课题:了解千米 第5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54-5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用不同的方法来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及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用不同的方法来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前准备:1. 每个学生准备手表或电子表一块。 2.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课本P55的相关资料。 3.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各插一面彩旗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调整与思考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 3.估一估: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你大约要走多少步? 二、探究交流,实践活动 1.走一走 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边走边数出走的步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2.说一说 问题一: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用了几分钟? 问题二: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想一想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走几个来回就是1千米呢? 4.算一算 调整与思考 谈话:照这样的步子,算算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 5.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想验证一下吗?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 6.分组活动,再次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出的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留在学校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 三、交流共享 教师把学生带进教室。 讲述:刚才同学们去室外了解了1千米,并感知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课本P55中的几个相关资料,你们查到了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些数据的。 2.集体交流汇报,学生填写数据。 3.问:通过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在查阅资料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与千米有关的知识?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你能应用今天了解到的与千米有关的知识去体验一下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 六、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 了解千米 看一看 估一估 走一走 想一想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七单元 课题:轴对称图形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56-61例题和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课前准备: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调整与思考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的眼前(出示蝴蝶图片的一半),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了起来,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 学生选择图片,问:为什么选择这一种?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1 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行,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自己折一折、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了什么?这条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指名说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调整与思考 学生拿出发给他们的图形纸片折叠、判断。 汇报自己的判断结果。 三、检测完善 1.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介绍第4个图形。 2.想想做做2 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3. 想想做做3 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4.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5.想想做做5 观察下面的国旗,你能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6.想想做做6 观察下面的交通标志,你能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四、交流共享, 动手创作,创造对称美 1.教学例题2 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太广泛了,它太美了,同学们,你想象设计师一样,用灵巧的双手来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吗? 2. 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剪、画、印等) 3. 好,拿出你的工具,用你灵巧的双手做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吧! 四、全课总结 谈话:能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呀,其实对称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美,请阅读P60-61的“你知道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研究,你会觉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老师更希望你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美。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 轴对称图形 物体图形: 折一折 、比一比 、想一想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七单元 课题:奇妙的剪纸 第2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62-6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教学程序: 调整与思考 一、情境导入,作品赏析。 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就是它们创造出了中国民间文化——剪纸,又叫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部分代表作品。 2.板书:奇妙的剪纸 3.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4.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5.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 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探究交流 1.观察分析 ①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民间艺人创作中是有区别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②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分类。学生分类可能很多,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而分类。 ③小结: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有哪些? ④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2.研究方法 调整与思考 ①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当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对折检验。) ②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将其对折重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学生看。) ③提问:同学们,这样漂亮的图案,你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展示,发现这个作品是对折后画样剪成的。 ④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事项) 三、作品创作。 (一)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1.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 ①提问:大家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根据对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师按学生的要求完成剪纸,将其贴在黑板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作: a.一次对折 b.沿外边画轮廓线 c.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④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 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3.学生总结:a对折要整齐 b画样要美观 c用剪要流畅。 (二)二次创作 1.出示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 ①要求: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屏幕上的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的好。 ②教师巡视指导,请完成较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 ③组内同学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提问:还有其它的折法进行剪纸吗?(学生可能会提出沿对角线折或两次对折。) 调整与思考 2.出示课本63页沿对角线折法。 ①学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谈话:我们还可以怎样折?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③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3.演示63页长方形纸剪花边——叠剪图案。 ①学生按顺序完成。 ②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评。 (三)检测完善,独立创作。 1.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阳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第二类——阴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第三类——阴阳混刻。 2.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4.展评作品。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却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前面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中心轴,折痕的两侧是完全对称相同的。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里的墙报。 板书设计: 奇妙的剪纸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八单元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1) 第1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内容:书P64-65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把一些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这样的几分之一,会实际操作结合表示相应的分数。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调整与思考 一、情景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正准备给小猴分桃,想去看一看吗? 音乐声响,小朋友闭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猴王分桃。 音乐声停。花果山到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观看。(出示主题图)一位猴王很高兴地端来一盘桃,向桌子上一放,并对其他的几只猴说:“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你们会算吗?”只见小猴们连连摇头,表示不会。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1。 (1)谈话:小朋友,关于猴王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如果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我想你们都会说出结果。现在的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就要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师边说边把4个桃圈起来)。下面请你们帮助小猴分一分,看看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思考,画出图来。 (3)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归纳得出: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就要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他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这就是这盘桃的1/4。 2、教学“想一想” (1)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谁会分? (2)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小组合作,交流分发。 调整与思考 (4)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 (5)师生归纳得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检测完善 谈话:刚才小朋友对猴王分桃的过程中提出的数学问题都解决得更好。接下来,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敢接受挑战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投影出示) 先让学生填写,填完后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师生共同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投影出示) (1)让学生填写,填完后再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2)师生共同小结:这两副图都是把12个小方块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用以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也不同。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投影出示) (1)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含义平均分一分。 (2)让学生看每份是几个,然后在图中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 (3)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投影出示) (1)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放在课桌上。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举小棒:拿出这堆小棒的1/2,拿出这堆小棒的1/3。 (3)提问: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苏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单元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