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常考点(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常考点(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常考点(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常考点 1 单选题 1、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g。现称取3.6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A.AB.BC.CD.D 答案:B A、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故10gmL水就能溶解3.6g氯化钠,加入50mL水,加水过多,会使蒸发的时间过长,故加水应适量,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转移时,应用玻璃棒进行转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NH4HCO3B.KNO3C.Ca(H2PO4)2 D.(NH4)3PO4 答案:B 植物所需大量的N、P、K三种元素,其中氮元素作用与植物的叶,P作用于植物的根,K作用于植物的茎。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故要施用含有N和K的复合肥。故选B。 3、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答案:D A、由化学式KNO3可知,KNO3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产生紫色火焰,说明有单质钾生成,可能发生了分解反应,故正确; D、不知温度,无法比较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大小,故错误。 故选D。 4、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B.KClC.Ca3(PO4)2D.KNO3 答案:D 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答案:B A. 甲中盛有浓氨水,滴下后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B. 当甲中的石灰水滴入到乙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些物质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棉花变红,符合题意; C. 当甲中的稀盐酸滴入到乙中的石灰石上,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 当甲中的浓盐酸滴入到乙中的锌粒上,锌粒与盐酸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中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B。 6、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答案:C 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有碳酸钠,故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 碳酸钙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就有的成分,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固体粉末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可能有碳酸钙; 故说一定有碳酸钙不正确。 故选C。 7、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生石灰和水B.铁粉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D.纯碱和稀盐酸 答案:C U型管内液面a低于b,说明广口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气体的量增多。A.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D.纯碱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选C 8、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D.元素化合价不变 答案:D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否则不能进行,据此解答。 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有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C、生成物不一定是盐和水,也可以是盐和碱等,错误;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正确。故选D。 小提示: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可简记为:“两化交换”,或“张冠李戴”)。其表达式为AB+CD=AD+CB。 9、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A.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 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 答案:C A、煤与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应合理使用,故此选项错误; B、太阳能、海洋能等属绿色能源,使用能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故此选项错误; C、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虽然能提高粮食的产量,但其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土壤水源的污染也是严重的,故此选项正确; D、垃圾的分类回收是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法,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0、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答案:A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会使人中毒;亚硝酸盐类都是致癌物; B.碳酸钙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被人体吸收,可做补钙剂;C.生理盐水 就是0.9% 的氯化钠溶液;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因碳酸氢钠和发面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面更蓬松。选A 11、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答案:A A、粗盐溶解,应加适量的水,并不是水越多越好,加太多的水,会导致蒸发时间较长,符合题意;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共用了4次、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还有转移精盐,不符合题意;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故只能得到初步提纯,不符合题意;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B.NaHCO3C.H2SO4D.K2SO4 答案:C A、氢氧化钠与纯碱不反应,故错误; B、NaHCO3与纯碱不反应,故错误; C、H2SO4与纯碱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D、硫酸钾与纯碱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13、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42-、Cl-、Na+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D.Na+、CO32-、Ca2+、Cl- 答案:C A、铜离子在溶液里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A错。 B、pH=1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不共存,B错。 C、Mg2+、SO42-、Al3+、NO3-不能生成气体沉淀和水,能共存,C符合题意。 D、pH=1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共存,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不共存,D错。 故选:C。 14、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盐水 D.蒸发滤液 答案:D A、取用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粗盐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5、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B ①稀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三种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一种溶液呈红色,两种溶液呈蓝色,不能鉴别;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能反应,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在三种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一种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一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一种溶液中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③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在三种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一种溶液中产生气泡,一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一种溶液中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钡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在三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时,两种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一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所以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②③。故选B。 点睛:使用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时,所选取的试剂与待鉴别溶液混合时应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多选题 1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 取样,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能否产生白色沉淀 B 除去铜中的氧化铜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证明二氧化碳中含有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中,过滤、洗涤滤渣,蒸发结晶滤液 A.AB.BC.CD.D 答案:BD A、氯化钠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均不反应,均无白色沉淀生成,通入二氧化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铜,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氧气,无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入足量水中,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得到二氧化锰,蒸发结晶滤液,得到氯化钾,可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BD。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多数酸和碱有腐蚀性 D.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BD A.酸中含有氢离子,碱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宏观来看都含氢元素,故A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 C.多数酸和碱都有腐蚀性,故C说法正确; D.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所以并不是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硝酸钾和盐酸就不反应,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D。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实验方案 A CO(CO2) 除杂 依次通入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B Na2CO3(Na2SO4) 检验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C FeSO4溶液 制备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铁,过滤 D NaCl、FeCl3的混合溶液 分离 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答案:AD A、CO与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可依次除去CO2、水蒸气,得到CO,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滴加BaCl2溶液,Na2CO3、Na2SO4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都产生沉淀,分别是碳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能得到FeSO4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向NaCl、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过滤、洗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发生反应:Fe(OH)3+3HCl=FeCl3+3H2O、NaOH+HCl=NaCl+H2O,得到NaCl、FeCl3,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D。 19、甲、乙、丙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 A.O2、H2O、CuO B.Na2CO3、Na2SO4、NaOH C.FeSO4、FeCl2、Fe D.CaCO3、CaCl2、CO2 答案:BC A. 若甲、乙、丙分别是O2、H2O、CuO,图中甲、丙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氧气和氧化铜不能相互转化,氧气与铜反应可以生成氧化铜,但是氧化铜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 若甲、乙、丙分别是Na2CO3、Na2SO4、NaOH,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钠,可以实现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相互转化;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钠。故B符合题意; C. 若甲、乙、丙分别是FeSO4、FeCl2、Fe,锌粒与硫酸亚铁反应可以置换出铁,铁与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亚铁,即硫酸亚铁与铁可以相互转化;硫酸亚铁与氯化钡反应可以转化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活泼金属锌等反应可以转化为铁。故C符合题意; D. 若甲、乙、丙分别是CaCO3、CaCl2、CO2,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但是氯化钙无法一步转化为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0、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酚酞B.Na2SO4 C.Ba(NO3)2D.Cu(OH)2 答案:AD A、酚酞遇碱变红,在中性、酸性溶液中不变色,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与硫酸钠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与Ba(NO3)2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与Cu(OH)2不反应,蓝色固体不溶解,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蓝色溶液和水,固体溶解,溶液变蓝,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21、碳酸锌与碳酸钙其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 12.5g 碳酸锌固体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已知:ZnO + H2SO4=ZnSO4 + H2O) A.共生成 16.1g 硫酸锌 B.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无关 答案:AD A.12.5g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为.12.5g×6565+12+16×3×100%=6.5g,碳酸锌中锌元素最终都转化到反应生成的硫酸锌中,生成硫酸锌质量为6.5g÷6565+32+16×4×100%=16.1g,因此共生成16.1g硫酸锌,故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与锌结合硫酸根的质量是定值,则消耗硫酸质量也是定值,即无论是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还是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完全反应后最终消耗稀硫酸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C. 碳酸锌中氧元素质量分数16×365+12+16×3×100%=38.4%,氧化锌中氧元素质量分数1665+16×100%=19.8%,因此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错误; D.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总质量包括煅烧碳酸锌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和未煅烧完的碳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之和,则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无关,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22、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A.除去NaCl中的Na2CO3: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B.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C.证明铁粉中混有锌粉:将混合物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 答案:AB 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正确;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分离出固体铜、洗涤、烘干得到铜,正确; C、锌、铁和盐酸都反应生成气体,错误;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时生成氯化钙新杂质,错误。 故选AB。 23、氯化铵(NH4C1)是“侯氏制碱法”的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是一种氮肥B.氯化铵的水溶液遇紫色石蕊变红 C.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答案:AC A、氯化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A正确; B、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选项B错误; C、氯化铵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发生复分解反应,氯化银为白色沉淀,选项C正确; D、熟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挥发到空气,不能被植物吸收,从而使氮元素不被吸收,降低了肥效,选项D错误。故选AC。 24、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为除去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可依次加入下列物质(过量)后过滤,再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后得NaCl。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 A.Ba(NO3)2、Na2CO3、NaOHB.NaOH、BaCl2、Na2CO3 C.Na2CO3、BaCl2、NaOHD.BaCl2、NaOH、Na2CO3 答案:BD 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除去MgCl2中Mg2+,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Na2SO4中SO42-,加过量BaCl2溶液,除去CaCl2中Ca2+和过量BaCl2溶液中Ba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稀盐酸除去除杂过程中Na2CO3溶液中CO32-和NaOH溶液中OH-,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的NaCl,在除杂过程中为了一次性除尽Ca2+和Ba2+,必须把除去SO42-放在除去Ca2+之前,故依次加入的物质(过量)顺序可以是:NaOH、BaCl2、Na2CO3,或者BaCl2、NaOH、Na2CO3,或者BaCl2、Na2CO3、NaOH,其中不能加Ba(NO3)2,否者会引出新的杂质NO3-,所以选项A和C不合理,故选:BD。 25、向100g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100g。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Fe(NO3)2 C.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物质推断。混合溶液中加入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最后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题目中反应前后滤液质量不变,说明锌一定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又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可能与硝酸亚铁也发生了反应。 A、通过上述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Fe,此选项错误; B、通过上述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3)2、可能含有 Fe(NO3)2,此选项错误; C、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此选项正确; D、反应过程一定发生锌和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也可能发生了锌和硝酸亚铁的反应,所以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CD。 小提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填空题 26、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氯化钠 失去 D (1)氯化钠属于盐类,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应填写氯化钠。 (2)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其中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的碳原子和氧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三种分子均发生了变化,而碳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应选D项。 27、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___,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 A 稀HCl B酚酞试液 C CaCl2 D 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_______。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 A H2SO4 B BaCl2 C CuSO4 D Na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 答案: 腐蚀性 2NaOH+CO2═Na2CO3+H2O B OH﹣ C CuSO4+2KOH=K2SO4+Cu(OH)2↓ 硝酸钾(KNO3) 分析:氢氧化钠很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铜。 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1)氢氧化钠很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可以选择稀HCl,CaCl2和Ca(OH)2因为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会和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分别产生气体和沉淀,而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会变为红色,所以不行,故选B。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OH﹣。 (4)依据反应②,是碱与盐的反应,其中盐是BCD,但是氯化钡及其碳酸钠都不会和氢氧化钾反应,不能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选C。发生反应的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KOH=K2SO4+Cu(OH)2↓。 (5)硫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磷酸二氢钙只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亚硝酸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KNO3)。 2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请从①小苏打(NaHCO3)②熟石灰Ca(OH)2③碳酸钠(Na2CO3)④二氧化碳(CO2)⑤食盐(NaC1)中选择适当的一种物质的序号填空。 (1)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盐_________。 (2)可用于灭火的物质_________。 (3)可作为建筑材料的碱_________。 (4)制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 (5)侯氏制碱的“碱”是_________。 答案: ⑤ ④ ② ① ③ (1)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盐是氯化钠; (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3)熟石灰可作为建筑材料的碱; (4)发酵粉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5)侯氏制碱法是制取碳酸钠。 2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A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______。 (2)C为尿素[CO(NH2)2],农业上常用作____(填“氮”、“磷”或“钾”)肥。 (3)上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 1∶3 氮 BD##DB 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 (1)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可知A是NH3,因此氨气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填:1:3; (2)C为尿素[CO(NH2)2],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因此农业上常用作氮肥; (3)B(NO2)、D(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4)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A、B、C、D分别为NH3、CO2、CO(NH2)2、H2O,故反应的方程式是: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 30、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答案: 碱 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 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1)②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硫酸铜是盐,氢氧化钠是碱,故该反应是盐和碱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条件是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因此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沉淀(难溶物或不溶物); (3)题中反应必须生成KOH,根据盐的性质,K2CO3溶液必须和碱反应才能制得KOH,而K2CO3溶液和碱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碱必须可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作为反应物可看成可溶于水,氢氧化钡易溶于水,碳酸钙和碳酸钡难溶于水,故应填: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1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一 单元 盐化 考点 精选 试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