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笔记(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笔记(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笔记(精选试题附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汇总笔记 1 单选题 1、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答案:B 试题分析:A、X=7.6+2+0.2﹣3.2﹣5.8﹣0.4=0.4,正确;B、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错误;C、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正确;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5.8﹣0.2)=11:14,正确;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NH4HCO3=NH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 A.H2OB.H2C.COD.N2 答案: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CO2↑+X,反应物中含1个氮原子、5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A。 3、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 的值等于 0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A 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g+0.5g+0g+0g=23g+X+24g+3g,X=0.5。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0g-23g=27g,乙的质量不变,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24g,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3g。该反应是:甲→丙+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X 的值等于 0.5,故A错误; B、甲发生分解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3= 8:1,故C正确; D、该反应是:甲→丙+丁,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小提示: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确定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待测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3∶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从宏观角度看,物质丙属于混合物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答案:A A、由图可知,反应方程式为: A2+B2=2AB,故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选项A不正确; B、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B正确; C、由图可知,物质丙中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选项D正确。故选A。 5、下列关于2CO+O2点燃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A、该反应可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7:4,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A.x的值是25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答案: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密闭空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 A、x =7+10+28+37-14-10-33=25,故选项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甲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选项错误;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g-7g):(33g-28g)=7:5,故选项错误。故选A.。 7、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答案:D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氢元素一定来源于有机物,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氢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 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是正确的叙述; C.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可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11.2g/32):(5.4g/18)=7:6,是正确的叙述;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g/12):(0.6g/1)=1:3,故是错误的叙述,故选D。 8、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A.H2B.Cl2C.NaOHD.NaNO3 答案: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H、O,没有N元素,无法生成NaNO3。 故选D。 9、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答案:D 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0g+6g+10g=8g+a+6g+0g,丁的质量a的值为12,选项正确; B、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增加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10g,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2g,是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为:丁→甲+乙,丁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0,当丁为5g时,反应掉的丁为5g,容器中乙的质量增加1g,乙的总质量为11g,选项正确; D、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0,当甲为2g时,反应掉丁的质量为2.5g,剩余丁的质量为7.5g,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7.5=4:5,选项错误。 故选D。 10、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B。 11、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一定条件H2↑+CO2↑。 A、甲酸化学式为HCOOH,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1,故A不正确; B、乙是CO2,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6=3:8,故B不正确; C、甲酸化学式为HCOOH,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46g×1×21×2+12+2×16×100%=2g,故C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一定条件H2↑+CO2↑,则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不正确。故选C。 12、某物质1.6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④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⑤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某物质1.6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该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12+16×2×100%=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22+16×100%=0.4g,1.2g+0.4g=1.6g,故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故①错误;②③正确; ④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xHy,12x:y=1.2g:0.4g,x:y=1:4,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正确; ⑤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正确的是:②③④。 故选B。 13、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C.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反应的方程式是:2CO+2H2O一定条件C2H4O2+O2。 A、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则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前后有CO、H2O两种氧化物;错误; C、根据微观示意图,丙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2,则一个丙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错误; D、根据方程式,甲是CO,丁是氧气,则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正确。 故选D。 14、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I2+SO2+2H2O=2HI+H2SO4 B.理论上每生成2gH2,同时生成32gO2 C.反应Ⅲ中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I、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答案:B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I2+SO2+2H2O=2HI+H2SO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2HI太阳能H2↑+I2,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太阳能2SO2↑+2H2O+O2↑。据此解答。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I生成HI和H2SO4的分子个数比为2:1,根据反应II和反应III方程式可知,2个HI分子能生成1个氢气分子,而1个H2SO4分子只能生成0.5个氧气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比值为2:1,设生成的氧气质量为x, 2×232=2gx,x=16g,则生成2g氢气的同时生成16g氧气,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生成S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I中碘元素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反应II中氢元素和碘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均改变,反应III中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D.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均有相同的分子,则参与反应的分子如图: A. 此反应为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错误;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不是混合物,错误。 故选A。 多选题 16、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8 6 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50 x 14 注: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 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5 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答案:CD 分析: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8+6+32)-(10+50+14)=2。 A、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构成都成可知,丁是单质,不可能是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应是:2ca+2ab → 2ca2+b2,甲丙的计量数之比为1:1,由反应的物质质量比可计算出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8-10):(32-2)=14:15,故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CD。 小提示: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图中X的数值为4 答案:ACD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2H2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点燃4CO2+2H2O。 A、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6×2):(32×5)=13:40,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中x的数值为4,符合题意。 故选ACD。 18、某化工厂以煤(主要含碳)、空气、水为原料合成氮肥与液氨,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氨气变为液氨是放热过程 B.设备1中有复分解反应发生 C.设备2中发生的反应NH3+H2O+CO2=NH4HCO3 D.设备3中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为14:1 答案:BD A、氨气变为液氮为液化,需要放热,为放热过程,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设备1中加入碳、氮气、氧气和水,排出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氮气,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为化合反应,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设备2中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H4HCO3,不符合题意; D、设备3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2+3H2一定条件2NH3,参加反应的N2和H2的质量比为28:(3×2)=14:3,符合题意。故选BD。 19、“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由C2H4(乙烯)合成C4H8O2(乙酸乙酯)的过程中,为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A.CH3COOHB.H2O和CO2C.O2和H2OD.C2H2 答案:AB 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型化学,其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根据这一观点,要把一个C2H4分子变成一个C4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4:2。在CH3COOH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4:2,A选项正确;当乙稀、二氧化碳、水、乙酸乙酯比值为5:2:2:5的时候,原子利用率达到100%,B选项正确;H2O和O2,这两种物质中H、O的原子个数比不能达到4:2,C 选项错误;C2H2中C和H原子比值也不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概念,并以此为依据,考查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在化学变化中都保持不变,因此我们要用守恒的观点来解答。 20、某不纯的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取13.8g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室温下不饱和溶液109.4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O2的质量是4.4gB.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 C.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和NaClD.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答案:AC A、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逸出,总质量的减少就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13.8g+100g-109.4g=4.4g,正确; B、 K2CO313813.8g+2HCl=2NaCl+H2O+CO2↑444.4g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13.8g碳酸钾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已知,不纯的K2CO3样品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氯化钠和稀盐酸不生成气体,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Na2CO310613.8g+2HCl=2NaCl+H2O+CO2↑445.73g 由于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氯化钠生成气体质量为0,碳酸钠生成气体质量为5.73g>4.4g,则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和NaCl,错误; C、由选项B分析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和NaCl,正确; D. 无论是盐酸和碳酸钾还是碳酸钠反应,氯化氢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都是相同的 2HCl737.3g∼CO2↑444.4g 由质量关系可知,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g100g×100%=7.3%,错误。 故选AC。 21、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硫制取氢气,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膜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I=H2+l2 B.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硫酸 C.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2 D.采用该流程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 答案:BD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器中的反应是:二氧化硫+水+X→硫酸+碘化氢,膜反应器中的反应是2HI500℃H2+X,据此分析。 A、膜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I500℃H2+I2,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H2SO4和HI的混合物通过膜分离器,得到副产品H2SO4,HI进入膜反应器发生分解反应,得到H2和I2,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B的分析可知,X为I2,因此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2,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采用该流程能够消耗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因此采用该流程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小提示:本题考查根据工艺流程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雨的形成等知识,难度不大。 2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B.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D.丁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AB 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错误;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AB。 23、室温时,往盛有21.2g碳酸钙和氧化钙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16.8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CO2的质量为4.4gB.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为10g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gD.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5% 答案:AD A、反应前后烧杯内总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2g+200g-216.8g=4.4g,故A正确。 B、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4.4g 10044=x4.4g x=10g 则氧化钙的质量为21.2g-10g=11.2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0g×40100×100%+11.2g ×4056×100%=12g,故B错误。 C、碳酸钙和氧化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钙,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即为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2g÷40111×100%=33.3g,故C错误。 D、生成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与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33.3g×71111×100%÷35.536.5×100%=21.9g,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9g200g×100%=10.95%,故D正确。 故选AD。 24、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 ) A.CO和CH3OHB.H2和CO C.CO2和H2OD.CH3OH和H2 答案:AB 分析:由题意知,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型化学,其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根据这一观点,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A. CO和CH3OH,这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可使C、H、O的原子个数比达到1:2:1,故A正确; B. H2和CO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可使C、H、O的原子个数比达到1:2:1,故B正确; C. CO2和H2O,其中两种物质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C错误; D. CH3OH和H2,其中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D错误。 故选AB. 25、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答案:AC 分析:根据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 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会生成硫酸,所以不可探究该反应可能生成硫酸,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可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氢气,正确;C、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错误;D、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猜测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正确。故选AC。 填空题 26、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 (4)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 答案: 4P+5O2点燃¯2P2O5 Fe+CuSO4═FeSO4+Cu CO2+Ca(OH)2=Ca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__2P2O5。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27、电影《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里程。描写了太阳在因老化形成“氦闪”而将毁灭地球的情况下,人类是如何应对一系列生存危机的。 (1)画出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2)当地球即将撞向木星时,木星表面的氢气与地球表面的大气混合,救援人员利用点燃混合气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地球推离木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火箭常用高氯酸铵( NH4ClO4)作燃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价。 答案: 2H2+O2=点燃2H2O +7 分析:(1)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进行分析解答。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1)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 (3)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1)×4+x+(-2)×4=0,则x=+7价。 所以答案是:(1) ;(2)2H2+O2=点燃2H2O;(3)+7。 小提示: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上)。 (1)_____NH3+_____Cl2点燃_____N2+_____HCl (2)_____C2H4+_____O2点燃_____CO2+_____H2O (3)_____Fe2O3+_____CO高温_____Fe+_____CO2 (4)_____Na2SO4+_____BaCl2=_____NaCl+_____BaSO4↓ 答案: 2 3 1 6 1 3 2 2 1 3 2 3 1 1 2 1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发生改变配平化学方程式。 (1)利用观察法,根据一个氮气分子的原子个数2,氨气前面为2,反应前一共有6个氢原子,氯化氢前面为6,反应后一共有6个氯原子,氯气前面为3,即2NH3+3Cl2点燃__1N2+6HCl。 (2)利用奇数变偶法,水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变为2,产物中有4个氢原子,C2H4前面为1,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二氧化碳为2,产物中一共有6个氧原子,氧气前面为3,即1C2H4+3O2点燃__2CO2+2H2O。 (3) 利用定“1”法,氧化铁前面定为1,1个氧化铁分子中有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其他物质遇到铁原子为2,遇到氧原子为3,即1Fe2O3+3CO高温__2Fe+3CO2 (4)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即1Na2SO4+1BaCl2=2NaCl+1BaSO4↓。 29、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地球。空间站内利用物质的转化使O2和CO2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O2来自水的电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2O通电2H2↑+O2↑ (2)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或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2)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或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3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或“单质”)。 (2)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单质 1:3 CO2 + 3H2 一定条件 __ CH3OH + H2O (1)由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属于单质。(2)据图看出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三个氢分子反应,故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3。(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3H2 ==一定条件 CH3OH + H2O 2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知识 汇总 笔记 精选 试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