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doc
《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01船舶防火与灭火题库.doc(7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船舶防火与灭火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船舶的特点与火灾的关系 1. 与其他的交通工具想比,船舶的燃油储量是最大的。(A ) A 对 B错 2.现代船舶的船体多为钢制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构成,导热性强。(A) A对 B错 2. 船舶发生任何火灾都会对船舶本身和装载的货物造成损害,一旦火灾蔓延扩大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其损失是非常巨大的。(A) A 对 B错 4.船舶火灾除了给财产和人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有时还会造成航道堵塞以及严重的海洋污染,给国家和船公司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A) A对 B错 5.船舶由于结构复杂,货物密集,回旋余地小,所以它比陆地上火灾难扑灭。(A) A对 B错 6.船上由于人力复杂,结构复杂,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难以扑救。(A) A对 B 错 7.船舶配备大量的消防设备和先进的消防设施,因此,防火不是重要的事情。(B) A对 B 错 8.船舶吨位大,载货量多,续航时间长,又不会造成火灾等特点。—(A ) A对 B 错 9.船舶四周环海,水源充足,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扑救。(B) A对 B 错 10.船舶消防设备先进,数量多,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B)。 A 对 B错 11.船上由于水源充足,发生火灾比陆地火灾容易扑救。(B) A 对 B错 12.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火灾,仅能依靠船上现有的人力和设备进行自救。(A) A 对 B错 13.船舶配备的灭火器材足以扑灭船舶发生的任何火灾。(B) A 对 B错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运输船的是(C)。 A 渔船船舶 B 工程船舶 C货船 15. 下列各项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货船的是(A)。 A 油船 B工程船舶 C 特种船舶 16.一艘普通货船上的配员数为(B)人左右,在靠泊期间,船上还会有一定数量的装卸工人等外来人员。 A 10 B 20 C 30 17. 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交通工具,具有吨位大,载客多,运输(B),续航时间长。 A 成本高 B 成本低廉 C 成本适中 18. 船舶火灾的特点是(C) A 容易扑救 B 损失小且危害小 C 难以扑救、损失大、危害大 19. 船舶四周环海,水源充足,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扑救条件比陆地(C)。 A 优越 B 容易扑救 C 恶劣 20. .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火灾,仅能依靠船上现有的人力及(C)进行自救。 A 总指挥 B 耐火分隔 C 消防设备 第二节 船舶消防工作方针 1积极预防和成功扑救,是有效地减少火灾危害的两个基本手段。(A) A 对 B错 2.消防工作要把灭火工作放在首位。(B) A 对 B错 3.消防八字方针(A)。 A 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B 以防为主,以消为副 C 以消为主,以防为副 4.消防工作应把(B)工作放在首位。 A 灭火训练 B 预防火灾 C 消防演练 第三节 船舶安全防火控制与船员群体素质 1.船上有大量可燃物时,防止火灾主要还是控制热源。(A) A 对 B错 2.防火的原理就是保管好可燃物和火种(热源) (A)。 A 对 B错 3.船舶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消防结合”。(A) A 对 B错 4.虽然消防工作要贯彻“八字”方针原则,但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A) A 对 B错 5.船舶消防安全管理应以人为本。(A) A 对 B错 6.每位船员应熟悉消防知识,但对各种消防器不必都会使用。(C) A 对 B错 7.在船舶上,平时每位船员都是防火安全员,发生火灾时人人都是消防员。(A) A 对 B错 8.根据船舶的设计要求,船舶消防器材的配备应该是基本合理的。(A) A 对 B错 9.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营运,必须认真贯彻“(A)”的消防原则。 A 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B 以防为主,以消为副 C 以消为主,以防为副 10根据假想的灭火内容进行综合演练,要以实战的要求、临战的态度、统一指挥、科学分工和群体的力量来实现“(C)”的整体优势,确保收到良好的消防效果。 A1+1=2 B 1+1﹤2 C1+1﹥2 11.船舶有效地防火控制是(C)。 A 控制可燃物 B 控制通风和热源 C A+B 12.防止火灾的措施可以控制可燃物、控制热源与控制通风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C)。 A控制可燃物 B 控制通风 C 控制热源 13.防火的原理是(C)。 A 保管好可燃物 B 保管好火源 C 保管好可燃物和火钟 14.对货船防火控制应做到(A). A 专人负责 B 船员负责 C船长、政委负责 15.按要求船舶的通风设备,必须装有(15)。 A 电源开关 B 速闭装置 C 自动开启装置 16.虽然消防工作贯彻八字方针的原则,但(C) A 总指挥 B 先进消防设备 C 人的因素 17.每位船员既要熟悉基本的消防知识,对船上的各种也应(B). A 不必会使用 B 都会使用 C 有选择的使用 18.船舶火灾预防首先是(C)。 A 先进消防设备 B 会使用消防设备 C 责任意识 第二章 燃烧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燃烧的实质 1.一般氧化没有发光现象。(B) A 对 B错 2.氧化与燃烧同事一种化学反应,只是各自的反应速度和发生的现象不同。(A) A 对 B错 3.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光热,这属于燃烧。(A) A 对 B错 4.生石灰与水起反应生成熟石灰,同时放出热,但并不发光,这只是化学反应,并不属于燃烧。(A) A 对 B错 5.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缓慢物理放应。(B) A 对 B错 6.燃烧是一种以发光发热为特征的剧烈氧化方应。(A) A 对 B错 7.燃烧是指: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快速的氧化反应。(A) A 对 B错 8.一般氧化没有发光现象。(A) A 对 B错 9.一切可燃物的燃烧都发光发热。(A) A 对 B错 10.因为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属于燃烧。(B) A 对 B错 1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现象。(B) A 对 B错 12.物质在燃烧中都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因此说,物质的氧化就是燃烧。(B) A 对 B错 13.铁板生锈与木材燃烧是同一种氧化反应,所以铁板生锈也是燃烧现象。(B) A 对 B错 14.燃烧反应的特征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A) A 对 B错 15.灯泡既发热有发光,它是一种(A) A物理反应 B 化学反应 C自然现象 16.燃烧是一种以(A)为特征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A 发光、放热 B 猛烈大火 C 持续高温 17.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除放热发光外还改变了(C)生成新物质。 A放热过程 B 发光过程 C 原来性质 第二节 燃烧的条件 1.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A) A 对 B错 2.没有助燃物,任何物质杜烧不起来。(A) A 对 B错 3.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燃烧的三要素,但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燃烧却不一定会发生。(A) A 对 B错 4.对于有火焰的燃烧,因为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做中间体,所以,燃烧三角形增加了一个空间坐标,从而形成燃烧四面体。(A) A 对 B错 5.四面体的底部代表连锁反应的自由基,三个侧面分别代表燃料、氧、温度,除掉四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都将形成一个完全的四面体,既燃烧就会停止,使火熄灭。(A) A 对 B错 6.有火焰燃烧的特点中,其扩散的瞬间着火,释放能量,达到有火焰燃烧的温度。(B) A 对 B错 7. 有火焰燃烧的特点中,起可燃物成固体状态。(B) A 对 B错 8.产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个要素。(A) A 对 B错 9.只要同时具备燃烧的三要素,燃烧就一定会发生。(B) A 对 B错 10.只有将三个要素全部控制住吗,才不会发生燃烧。(B) A 对 B错 1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但不是有了这三个要素就一定会发生燃烧。(A) A 对 B错 12.产生燃烧的充分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要素同时具备。(B) A 对 B错 13.可燃物质分为三种形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A) A 对 B错 14.一般的讲,可燃气体比可燃固体和液体更易燃烧。(A) A 对 B错 15.三种形态的可燃物质中最易燃烧、最危险的是可燃气体。(A) A 对 B错 16.可让液体的燃烧是其蒸发的可燃气体的燃烧。(A) A 对 B错 17.助燃物不但能帮助、支持燃烧,而且本身也能燃烧。(B) A 对 B错 18.燃烧时的助燃物主要是氧气和氧化剂。(A) A 对 B错 19.一氧化碳是助燃物。(B) A 对 B错 20.氧气能帮助燃烧,所以它是可燃物质。(B) A 对 B错 21.氧气不是可燃物质。(A) A 对 B错 22.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B) A 对 B错 23.氧化剂中的高锰酸钾,也是助燃物质。(A) A 对 B错 24.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16%以下,燃烧中的大火会逐渐熄灭。(B) A 对 B错 25. 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16%以下,人就会缺氧晕倒,直至死亡。(B) A 对 B错 26.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所需氧含量都是相同的。(B) A 对 B错 27.防火措施就是阻止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A) A 对 B错 28.有了三个燃烧要素,火灾就形成了。(B) A 对 B错 29.氧气能帮助燃烧,所以它是可燃物质。(B) A 对 B错 30.可燃物质,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C)。 A 固体、刚体与流体 B 气体、导体与流体 C 固体、液体与气体 31.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B)时,人就会因缺氧晕倒直至死亡。 A 16% B 10% C 18% 32.要维持人的生命空气中含氧量不少于(B)。 A 11% B 16% C 21% 33.一般可燃物燃烧空气中必须不少于(A)的氧气。 A 11% B 10% C 9% 34.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降低至(A)以下时,一般物质的燃烧会熄灭。 A 11% B16% C 18% 35空气中含氧量约为(C)。 A 18% B 29% C 21% 36.要维持可燃物继续燃烧要有充足的(B). A二氧化碳 B 氧气 C 石油气 37.氧气是帮助燃烧的物质,另外(B)也是助燃物质. A 氮气 B氯气 C 乙炔气 38.氧气是一种(C). A可燃物质 B 可燃、助燃物质 C助燃物质 39.最容易燃烧,最危险的可燃物质是(A)。 A 可燃气体 B 汽油 C 塑料 40.各种可燃物质燃烧时,所需最低含氧量一般是(A)的。 A 不同 B 等量 C 相同 41.不同的可燃物所需要的讲点火能量的强度不同,(B)这个能量就不能使可燃物发生燃烧。 A 高于 B低于 C 等于 42.助燃物质包括(C)。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氧化剂 第三节 燃烧的类型 1.潮湿的棉、麻等植物纤维,在一定条件下,积热不散,温度升高而产生自燃,这种自然叫受热自燃。(B) A 对 B错 2.我国石油产品的分级是按然点的高低来划分的。(B) A 对 B错 3.装石油产品无闪点资料时,则应按二级易燃液体处理。(B) A 对 B错 4.装运原油时,如无闪点资料可查,则按一级易燃液体处理*(A)。 A 对 B错 5.可燃物质产生自燃是在没有明火源作用下产生的。(A) A 对 B错 6.燃油漏在排气管上引起燃烧属于自燃。(A) A 对 B错 7.灯泡及发热又发光,当他近距离照射在沾油的棉纱上,而发生燃烧,这种燃烧叫本身自燃。(B) A 对 B错 8.本身自燃是由可燃物本身的物理性质引起的。(A) A 对 B错 9.爆炸有核爆炸、化学爆炸、物理爆炸三种。(A) A 对 B错 10.沾上油的破布及棉纱会自然。(A) A 对 B错 11.石油产品的闪点越低,着火的危险性越大。(A) A 对 B错 12.棉麻一类的物质,因为他不是危险物,所以不会引起火灾。(B) A 对 B错 13.受热自燃主要是由高温物体引起的。(A) A 对 B错 14.装载在货舱内粮食自燃起火属于受热自燃。(B) A 对 B错 15.为防自燃,对货物应采取与热源隔离,妥善包装,防止潮湿,良好通风等措施。(A) A 对 B错 16.可燃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遇明火产生持续5秒以上燃烧称为着火。(A) A 对 B错 17.可燃物的燃点越高,发生火灾危险性越大。(B) A 对 B错 18. 可燃物的燃点越低,发生火灾危险性越大。(A) A 对 B错 19.闪点是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接触火源时,首次发生蓝色闪光的温度,它可在标准仪器测量出来。(A) A 对 B错 20.可燃物质发生自然自然的原因,首先在于本身具有促进氧化的因素,其次是散热条件差,使热量发生积累。(A) A 对 B错 21.闪燃往往是火警的先兆。(A) A 对 B错 22.自燃点是可燃物质能够发生自燃的最高温度。(B) A 对 B错 23.硫化铁主要是硫铁矿以及金属油罐、油舱受腐蚀而生成的。(A) A 对 B错 24.着火点又称为燃点,是指能产生燃烧现象所需的最低温度。(A) A 对 B错 25.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就属于核爆炸。(A) A 对 B错 26.由于爆炸性质本身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大量气体和高温度而形成的爆炸叫化学爆炸。(A) A 对 B错 27.爆炸温度下限时指液体在该温度下所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下限的蒸汽浓度。(A) A 对 B错 28. 爆炸温度上限时指液体在该温度下所蒸发出等于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汽浓度。(A) A 对 B错 29.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就是液体的燃点。(B) A 对 B错 30.根据规定,闪点低于28度的为一级易燃液体。(A) A 对 B错 31.遇明火源产生5秒以内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A) A 对 B错 32. 根据规定,闪点低于28度的为一级易燃液体。(B) A 对 B错 33.闪点的定义是可燃液体的挥发出气体遇明火一闪既灭的最高温度。(B) A 对 B错 34.闪点是可燃液体在发生闪燃时所需最低温度。(A) A 对 B错 35.发生闪燃时的最高温度叫闪点。(B) A 对 B错 36.可燃液体的燃点都低于其相应的闪点。(B) A 对 B错 37.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A) A 对 B错 38.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闪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A) A 对 B错 39可燃液体的闪点越高,相对而言危险性越小。(A) A 对 B错 40.锅炉内蒸汽迅速膨胀,并大大超过锅炉所承受的压力而爆炸,这一现象就叫物理爆炸。(A) A 对 B错 41.燃烧的类型包括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A) A 对 B错 42.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上限以上遇明火会爆炸和燃烧。(B) A 对 B错 43.货灯(装卸货时用于工作照明的灯)长时间烘烤货物引起的燃烧为点燃燃烧。(B) A 对 B错 44.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遇到火能燃烧,但不爆炸。(A) A 对 B错 45.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的下限以下,遇到或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A) A 对 B错 46.爆炸极限受温度、压力和含氧量等因素的影响。(A) A 对 B错 47.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大,危险越小。(B) A 对 B错 48.油气与空气混合在达到爆炸极限的下限至上上限范围内,遇到火发生爆炸。(A) A 对 B错 49.油气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下线以下,域名或不会发生爆炸和燃烧。(A) A 对 B错 50.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达到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时遇火即发生爆炸。(A) A 对 B错 51.当可燃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上限以上时遇火(A) A 会燃不会炸 B 不燃不炸 C 会燃会炸 52.机舱内有油柜漏油,油滴在高温排气管上着火是属于(C)燃烧。 A 点燃 B 闪燃 C 自燃 53.离火较近的可燃物,因辐射而着火是属于(B)燃烧。 A 着火 B 自燃 C 闪燃 54.舱内装散装粮食,又未进行通风而发生火灾属于(C) A燃烧 B 受热自燃 C 自热自燃 55.船舶潜伏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B) A 海风太大 B 存在大量易燃物 C 机舱温度太高 56.帯油棉纱在锅炉旁烘热燃烧属于(B) A本身自燃 B 受热自燃 C 点燃 57.沾油的棉纱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引起(B) A 燃烧 B 自燃 C 闪燃 58棉花在货舱内发生自燃原因是(C) A 闪点低,挥发快 B 受潮而引起化学反应 C 舱室内空气不流通,自身呼吸发热到了自燃点的最低温度 59凡发生(B)秒以上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 A 4 B5 C 6 60.液体石油产品的一般比闪点(A) A 高 B 低 C 相同 61、我国规定,凡闪点在(A)℃以下的可燃液体都属于易燃液体。 A 65 B 45 C 25 62、爆炸品、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属于(B) 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核爆炸 63、闪点的定义是:可燃物质能产生挥发气体,遇明火(B) A一闪即灭之最高温度 B 一闪即灭之最低温度 C 持续燃烧之最高温度 64.不同成分的可燃气体和蒸汽的爆炸极限范围是(B)的,同一物质的爆炸极限是()的。 A 相同、固定不变 B 不同、变化 C 不同、不变 65蒸汽锅炉发生爆炸是属于(B) A 化学爆炸 B 物理爆炸 C 生化爆炸 66.(A)标志着可燃液体的易燃、易爆程度。 A闪点 B 凝固点 C熔点 67.我国规定,闪点高于(B)℃的三级易燃液体。 A 50 B 60 C 70 68.易燃液体的燃点比其高出(C)℃,液体闪点越低,这一差数也就越小。 A 1~3 B 1~4 C 1~5 69.按照爆炸的变化和传播速度,化学爆炸可分为(C) A爆燃和爆炸 B 爆燃和爆震 C 爆燃、爆炸和爆震 70.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蒸发而形成(C)爆炸浓度极限的蒸汽浓度,这时的温度称为爆炸温度极限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71.混合气体中含(C)量增加,爆炸极限就会扩大。 A氢 B 氮 C氧 72.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比其闪点(B) A 低 B 高 C相同 73.闪燃是指发生短暂的闪火现象,通常其闪火时少于(C) A15秒 B 10秒 C 5秒 74.装运石油产品如无闪点资料可查时,应按(A)易燃液体对待。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75.闪燃虽然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但(C) A能发生5秒以上燃烧 B 能发生自燃 C 是火警的先兆 76.舱室初始温度提高,则爆炸极限范围会(A) A 扩大 B 缩小 C不变 77.闪点是标志(B)可燃易燃易爆的程度 A 气体 B 液体 C固体 78.一级危险易燃液体其闪点在(A) A28℃以下 B 35℃以下 C 40℃以下 79.二级危险易燃液体其闪点在(C) A 40~60℃之间 B 35~60℃之间 C 28~60℃之间 80.燃烧的类型包括(C) A 金属火、电器火、棉花火 B 液体火、气体火、固体火 C 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第四节 燃烧产物 1.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物,二氧化碳不是可燃物。(A) A 对 B错 2.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也是有毒气体。(A) A 对 B错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例达到5%时,人工呼吸困难,达到10%时,使人窒息死亡。(A) A 对 B错 4.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有一氧化碳、烟、焦炭等。(A) A 对 B错 5.完全燃烧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含硫气体等。(A) A 对 B错 6.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只要达到(A)就能5分钟内致人死亡。 A 0.5%~1 B 0.05%~0.5% C 5%~10% 7.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只要达到(C),人体就有中毒危险。 A 0.5% B 5% C 0.05% 8.产生不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B)。 A 一氧化碳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9.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C),称为燃烧产物。 A 气体和蒸汽 B 气体和固体物质 C 气体、蒸汽和固体物质 第五节 火灾蔓延 1火灾蔓延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传播。(A) A 对 B错 2.热量传播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A) A 对 B错 3.火灾的迅速蔓延是由于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造成的。(A) A 对 B错 4.金属物质比金属物质导热强,钢材就比木材强350倍。(A) A 对 B错 5.金属铝的热传导能力比木材强100倍。(B) A 对 B错 6.依靠热射线来传热的方式较热对流。(B) A 对 B错 7.热量传播是引起可燃从不燃烧到燃烧,再而火灾进一步扩大的主要根源。(A) A 对 B错 8.热辐射是以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A) A 对 B错 9.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温度差、导热物体的厚度(距离)和截面积、时间长短等。(A) A 对 B错 10.热传播过程中,热量从物体一段传到另一端的现象叫(A)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11.根据流动介质的不同,热对流可分为(A) A 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 B 气体对流和固体对流 C 气体对流、液体对流和固体对流 12.自燃对流是由于流体各部分的(C)不同而引起的。 A速度 B 风向 C 密度 13.由起火房间燃烧至其楼梯间、走廊,主要是(B)的作用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14.热辐射的热量和火灾温度的(C)次方成正比 A 2 B 3 C 4 15.火势蔓延的主要原因是(B) A风势 B 热传播 C 气候 16.热传导,热辐射引起可燃物的燃烧属于(A) A 自燃 B爆燃 C 闪燃 17.在传播中,传导能力最差的是(C) A 固体 B 液体 C 空气 18.同是ABC固体物质,但钢材比木材热导性强(C) A 150倍 B 250倍 C 350倍 19.一般比金属物质比废金属物质导热性强,如钢材的导热性是木材的(C)倍 A 1000 B 500 C 350 20. 同是固体物质,但铝比木材热导性强(B)倍 A 500 B 1000 C 1500 21.离火源较近的可燃物,因辐射而着火是属于(C)燃烧 A 着火 B 闪燃 C 自燃 22.在火灾的发展阶段,温度比较高时,(C)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A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23.下列关于热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热能 B 是肉眼可以看见的 C 收到传播介质的影响 24.在热传播过程中,以热射线传播热量的现象叫(B) A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25.持续燃烧一般指(B) A 4秒以上的燃烧 B 5秒以上燃烧 C 6秒以上燃烧 26.机舱底层着火时,热气流向高层流动使火焰蔓延,属于(C)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27.影响早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B) A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28.在传播过程中,依靠微粒流动的形式传播热能的现象称为:(C) A 热传导 B 热辐射 C 热对流 29.被辐射物的热量与放射物的距离的(A)成反比 A 平方 B 立方 C 四次方 第三章 火的分类及灭火方法 第一节 火的种类及特点 1石油起火最佳灭火剂是泡沫,因为它能均匀的逐渐的覆盖在油面上,使火熄灭。(A) A 对 B错 2.特别重大的火灾是指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A) A 对 B错 3.灭火器火灾时,如无法切断电源,可用泡沫来施救(B) A 对 B错 4.灭火器火灾原则是:先切断电源,在进行补救(A) A 对 B错 5.电器火灾属于丙类火(B) A 对 B错 6.电气设备的火灾属于金属火(B) A 对 B错 7.扑灭金属火灾时,应采用金属性干粉或沙土(A) A 对 B错 8.能破坏中止燃烧的物质是灭火剂(A) A 对 B错 9.异类火燃烧特点是在液体表面燃烧,且燃烧速度快,温度高,已引起爆炸。(A) A 对 B错 10.对甲类火,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使用,灭火效果最好。(B) A 对 B错 11.轻金属是固体,但其燃烧不属于甲类火。(A) A 对 B错 12.一般将火分为三类,即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着火、电器着火。(B) A 对 B错 13.(C)火灾是指造成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A 较大 B 特别重大 C 重大 14.重大火灾是指造成(B)重伤 A30人以上100人以下 B 20人以上100人以下 C 80人以上100人以下 15.重大火灾是指造成(A)死亡 A10人以上30人以下 B 15人以上30人以下 C 20人以上30人以下 16.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B)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A 5000万元 B 1亿元 C 2亿元 17.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C)以上死亡 A 10 B 20 C 30 18.欧洲共同体的火灾分类中不包括(C) A C类火 B 可燃金属火灾 C 电器火 19.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各种可燃气体所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 A 甲 B乙 C 丙 20.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A)人以上重伤 A 100 B 50 C 30 21.动植物油脂着火属于(B) A甲类火 B 乙类火 C 丙类火 22.无法断电的火灾可由(C)来扑救 A泡沫和干粉 B 水和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和干粉 23.灭火器设备着火,应先(B),然后可按A类火扑救 A用水浇 B 切断电源 C 用泡沫灭火 24.电器设备着火属于(C) (1)甲类火 (2)丁类火 A (1) B (2)C (1)(2)都不对 25.轻金属引起火灾属于(B) A甲类火 B 乙类火 C 丙类火 26.引起复燃概率较大的是(A) A甲类火 B 乙类火 C 丙类火 27.丙类火具有的特点是(C) A 直线与表面燃烧 B 容易复燃 C 易燃易爆性大 28.丙类火是指(B)着火 A可燃液体 B 可燃气体 C 可燃金属 29.扑灭乙类火是最合适用(A)进行扑救 A泡沫 B 水 C 干粉 30.一般火灾是指造成(A)以下重伤 A 10 B 12 C 15 31.属于一类火灾的是(B) A 棉麻火灾 B 酒精火灾 C 液化气火灾 32.(C)火灾是指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A 特大 B 较大 C 一般 33.石油着火属于(B) A甲类火 B 乙类火 C 丙类火 34.下列属于乙类火的是(C) (1)可燃液体着火 (2)可燃固体着火 A (1)B (2) C (1)(2) 35.扑灭甲类火效果最好是(C)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水 36.可用强水流扑灭火灾的是(C) A 碳化钙火灾 B 三酸火灾 C 棉花火灾 37引起复燃概率较大的是(C) A甲类火 B 乙类火 C 丙类火 38.燃烧时能深入内部,有余烟,易复燃为(A) A甲类火 B 乙类火 C 丙类火 39.属于甲类火灾是(A) A 棉麻火灾 B 酒精火灾 C 液化气火灾 40电气火灾在无法断电时可用(C)来扑救 A泡沫与干粉 B 二氧化碳 C 干粉、二氧化碳 41.乙类火燃烧特点是(C) A 火能深入内部易燃 B 燃烧炽烈,火势猛 C 表面燃烧且速度快温度高易爆炸 第二节 灭火方法及原理 1.抑制法灭火原理:灭火剂深入到燃烧反应中去,夺取助燃游离基(A) A 对 B错 2.隔离法灭火时迅速将燃烧的地方转移到安全地点或投入海中。(A) A 对 B错 3.隔离法灭火是撤除火场附近的可燃、依然和易爆物品(A) A 对 B错 4.灭火基本方法分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四种(A) A 对 B错 5.把可燃物迅速从火灾区域移走,此方法叫隔离法(A) A 对 B错 6.使可燃物质与空气隔绝,这种方法称隔离法(B) A 对 B错 7.窒息法灭火时减少切断助燃的氧气进入到燃烧现场。(A) A 对 B错 8.用石棉毯盖在燃烧物伤,使火熄灭属于隔离法(B) A 对 B错 9.用沙土将燃烧盖住,隔离空气,属于隔离法灭火(B) A 对 B错 10.黄沙、干土主要用于初期小火,灭火作用是窒息作用。(A) A 对 B错 11.用沙土灭火主要利用其窒息灭火作用(A) A 对 B错 12.用窒息法灭火,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21%以下时,火即熄灭 (B) A 对 B错 13.隔离法灭火是将未燃的可燃物质从燃烧的地方移走(A) A 对 B错 14.灭火的基本方法中抑制法又称化学中断法(A) A 对 B错 15.冷却法灭火原理是将燃烧物的温度下降到自燃点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01 船舶 防火 灭火 题库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